另外,要考虑未来企业倒闭、失业扩大的风险,研究减缓冲击的应急措施。
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如由于个体禀赋、把握机会的能力以及偶然性等客观因素不同导致贫富差距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个体异质性的另一个表现是个体所掌握知识的异质性,彼此信息不对称(不完全)是常态。
同时外部环境存在客观的不确定性(而非随机性,随机性是指存在确定的概率分布),行动决策经常犯错在所难免。对于因价格上涨无能力购买的消费者来说,政府可以可通过对外合作、利用财政税收补贴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或直接从企业购买商品进行分配。究其动力,一方面源于少数客观外在冲击(如自然的地震、风暴、疫情,社会的战争等),另一方面更多的来源于内在企业家精神(功能性定义,可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的推动,企业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利用自身敏锐的警觉与判断力发现并利用社会中的合作机会与手段(可表现为打破各种资源、技术与制度等约束条件),获利或承担损失,推动社会经济的运行。其次,再来分析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但传统经济学的社会是静态的,企业家精神根本不存在。
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保障市场健康运行,在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作好有益的补充。1. 信息是个体决策的前提,疫情突然出现导致的不确定性会使得掌握局部信息的个体无法正确决策。我们不敢预测未来10年中国一定会从贸易顺差国变成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国家,但是至少在未来5年内,顺差持续减少的局面会持续。
当中美贸易争端艰难前行的时候,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倾向。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大规模地从上海、北京等一二线城市向外搬迁。美国经济增长的代表性区域是加州、纽约、波士顿,而不是那些中部的制造业州。这些价值将构成未来新经济的价值主体。
所以有人提出,如果把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也叫中产阶级的人口总数提高一倍,那么中国的消费还有很大的市场。也许过去30年、40年不用看宏观,闷头干活就可以,但现在不一样,必须看宏观形势到底怎样。
我们既要认识到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挑战,也要意识到这个时代面临的新机遇,把握新经济和软价值的创造规律是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如何理解?我个人的理解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如果金融部门获取了太多的垄断利益,就会挤占其他部门的收入。制造业投资增速,也是能够保持在6%、7%就相对算是不错的。
中国的农业在经济占比达到了6%左右,接下来还会降低。不论是科大讯飞还是腾讯,他们的厂房和办公设备都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主体价值是资本市场的市值。比如说,在制造业里的研发、品牌和设计的价值,在知识产业里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的价值。所以我们只能期望投资增速保持稳定,但是不能指望中国的高速增长再靠投资拉动。
我们还抱有良好的预期,期待中美贸易争端也好,英国脱欧也好,都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过去几年,居民的房子作为财产性收入仿佛是增加了,但是居民持有的股票财产性收入却大幅降低,甚至是负的。
但是即便这种情况不会出现,每个国家在遭受了其他国家发起的产业链断供后,也自然会更倾向于独自构造一套产业链体系,不再依赖他人,避免受到伤害。这里的左右不是政治上的左右,而是你的产业到底是处于上升扩大期,还是别人的产业在挤压你的产业。
从需求来看,三驾马车各有挑战。5G、氢能源、AI、物联网、石墨烯、基因疗法等等,都孕育着巨大的增长前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制造的强大,而是因为经济的结构变了。而中国从2010年到现在连续近10年经济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连续四年顺差大幅下滑,平均每年顺差减少500亿美元,未来5-10年这个趋势还将持续。大家都在关注中美贸易争端,但每一次要接近达成协议的时候,最后又很失望。
最后,在新经济环境下,价值的实现也出现了新特点。从亚马逊、京东、微博、微信、滴滴打车到共享单车,都是这样的特点,只要你创造出了足够的公共价值。
2018年有许多上市公司因为前几年不该高歌猛进扩张债务却高歌猛进扩张债务,造成了股权质押平仓失去了控制权。每一次弯曲都意味着价值创造的升级。
过去十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传统制造业的复兴,也不是房地产、重新城市化或基本建设的复兴,而是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这些新经济的出现。这一路线的成长空间是无限的。
那么在这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还会下滑。进入 滕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新经济 。如果整个行业经营都很困难,这可能是行业的问题。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靠消费一枝独撑的话,那么消费出现了下行变化怎么办?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但是那个时候,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网易几乎都是在那一年出现的。次贷风暴和全球金融危机又冲击了它的房地产行业,所以经过2008年金融风暴后,美国的代表性产业都是新经济产业。
新经济和软价值的实现往往伴随着是非对称的实现,阳光免费,星光收费。如果你生活在农村的时代,那么你要尽量去开拓,拥有更多土地。
总之,新经济时代有很多价值创造的新规律。比如说土地部门、金融部门。
软价值就是不以自然资源为财富源泉,而以人类创造性思维为财富源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如果你免费为几亿人提供服务,你的公司就值几十亿上百亿。在两个火车头的拉动作用都在减少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如果你从事的是制造业,你的所有投入都应该是有效投入,但是如果你处于文化娱乐或者是创造产业,可能90%的投入都是无效投入,只有少量的投入是有效投入。
此外,它取决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什么中美贸易争端距离达成协议总是差一步? 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形成了非常广泛深厚的共同经济利益,所以不得不谈,没那么容易说分手就分手。
全球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负的。新经济的财富主体不是厂房和办公楼。
今天的会议有很多媒体参加,现场的人听了是一个价值,如果传播到成千上万人听了又是一个价值。如果自己的行业不好,其他行业好像也不好,那就是宏观有问题。